古代中国宇宙学概论

古代中国的宇宙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太阳、月亮、太阳系的五大行星以及二十八星宿在空中的位置、关系和运动轨迹之上。这套体系是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建立的(公元前330年 – 公元前221年),旨在观察和检测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预测天象对政治和战争的影响。

古代宇宙研究所使用的基本工具
  • 五大行星与五行

在古代中国的宇宙理论中,五大行星分别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在时空中,分别代表了五行(金木水火土)。

战国时期墓葬中出土的木盒,描绘了星空的四个象限

最早记载五颗行星与五行关系的是《五星神谕》,出土于汉马王堆辛追夫人墓,可追溯到公元前170年的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宇宙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五星神谕由九章组成:

前五章描述了太阳系的五大行星的主要特征,后三章讨论了木星、金星和火星的运行轨道、公转方向和速度,以及它们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在 军事、政治、社会和农业领域的影响。

该书还提到了24节气,代表一年中的24个季节转折点,24节气至今仍是中国历法的一部分。

  • 星空的四个象限

古华夏将天空进一步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由 7个星宿组成。

东方七个星宿代表青龙,西方七个星宿代表白虎。

南方和北方分别是白虎和朱雀,不过据说这两个象限在整个宇宙上演的戏码中扮演的是较小的辅助角色。

这主要的二十八星宿在天空中组成一个网络结构,古时很容易测量,相对于这个网络,太阳、月亮,以及五大行星的运动轨迹。

  • 二十八星宿

一个好的星象图应该包含四要素:星宿的形状(在同一星宿中不同星星之间的位置关系),明确星星的数量,每个星宿的名字,以及天空的图象。

然而,直至最近,中国才发现一张包含以上四要素的古代星象图。

早在1978年,一个战国墓出土了一个绘制了二十八星宿名称的盒子,但是并没有形状与数字。稍后在1987年,在一幅西汉壁画中发现了一张有着天空的土星、星宿的形状以及星星数量的星象图,但是没有注明其名称。

终于在后来,这样的局势开始改变。

2015年,陕西榆林汉代砖墓出土了一张约20平方米的壁画。这幅壁画描绘了中国古代的武士、骑兵、野地、马车、花园住宅、宴会、侍女、神仙、神兽和鸟类,以及太阳、月亮和天空中的28个主要星宿。

经过一年多的修复工作,2017年3月下旬,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宣布考古学的突破性发现:这是一张四要素齐备的古星象图。

  • 九重天图

这是一张从地球上观察到的九重天中的主要星宿和星星的自转周期和轨迹图,根据1602年的古代中国宇宙学重印。

距离地球最近的第一重天:

月球的天域,从西向东自转,一圈在 27 天加 7 小时 45 分钟内完成。

第二重天:

水星的天域,自西向东旋转,一圈在 365 天外加 5 小时 45 分钟内完成。

第三重天:

金星的天域,自西向东旋转,一圈在 365 天外加 5 小时 45 分钟内完成。

第四重天:

太阳的天域,从西向东旋转,一圈在 365 天外加 5 小时 45 分钟内完成。

第五重天:

火星的天域,自西向东旋转,1 年加上 321 天 23 小时 15 分完成一圈。

第六重天:

木星的天域,自西向东旋转,11 年加 313 天加 17 小时 30 分钟完成一圈。

第七重天:

土星的天域,从西向东旋转,一圈在 29 年加 155 天加 6 小时 15 分钟内完成。

第八重天:

28星座的天域,自西向东旋转,一圈完成,历时7000年。

第九重天:

没有任何天体的天域,从东到西旋转。

中国古代宇宙论的主要概念
中国古代浑天仪

进入东汉(25-220)和三国时期(220-280),中国宇宙学发展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

至此,中国人发现了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这五颗主要行星的运行路径,也发现了日食、月食和太阳黑子的成因,对28星宿的认识更加全面。

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石慎和甘石两个人创造了第一个浑天仪,但要等到东汉时期,一位名叫张衡的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水运浑天仪,形象地说明古代中国的宇宙学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宇宙如同一个鸡蛋,天域包裹着地球核心。 虽然地球是由土构成的,但天域中充满了水,而水则由气 — 信息能量 — 支撑。

由于宇宙万物无非是气的各种表现形式,有序流畅的部分上升,混乱的部分下降,因此中国古代宇宙学认为,人与环境密切相关,彼此互相作用。

简而言之,环境不仅对人们的行为有反应,而且对思想和情感也有反应。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成就
  • 星表

战国时期,石申编纂了石氏星表,是奠定中国宇宙学的基础之一。

  • 日食/月食的成因

中国最早的日食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但石申是第一个发现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的人 — 月球或地球其自身所投射的阴影。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月球上的石申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 木星第三颗卫星:木卫三的发现

甘德是专门研究木星的专家。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甘德在公元前365年的一个夏日用肉眼发现了木星的第三颗卫星Ganymede,比伽利略早了近2000年。

甘德的发现还包括,这颗卫星的颜色偏红,这让现代天文界感到困惑,因为人们认为肉眼无法分辨遥远卫星的超微弱色调。不过话说回来,甘德的眼睛,并不是普通人的未经训练的肉眼。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宇宙学家通常是道家思想和实践的追随者。

  • 最早的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中国古代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最早有关哈雷彗星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13年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编纂的历史年鉴中发现的。

鲁国位于今山东省,是孔子和老子的出生地,是当时众多诸侯国之一。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宇宙学专家和编年史,但只有鲁国的历史记载在随后战国时代的战乱中保存下来。因此,我们现在才有机会了解 2600 多年前中国古代宇宙学家的思想和实践。

  • 2200年之久的天文观测台

在21世纪初的一次考古发掘中,陕西省发现了一处古天文台遗址。经确认,图中的高耸结构是佳县方塌镇方塌村一座古观景台的一部分。

观测台可追溯到2200年前的秦始皇时期,占地28000平方公里,由1424个圆形和方形的土台组成,其分别与天空332个星宿或星官一一对应,又分别对应秦帝国的疆域山川,郡县城障,宫廷苑囿,文武百官,军队,监狱,社会百业,日常生活等。同时,这些星台还与各种神话等精神世界相呼应,构成完整的“地上天国”。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在一统七国后,命蒙恬将军在天地之间建立了一条巨大的通天高速。蒙将军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令人生畏的战士,而且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师,他在短短 6 年内完成了这个庞大的工程。

目前现存的遗址星台群总体轮廓为女娲补天形,“女娲”头北(八卦图中天的位置)足南(八卦中地的位置),“身高”约809秦里(折337公里),“体宽”约365秦里(折152公里)。“身高”与“体宽”的个位数合为九五之尊。女娲形“地上天国”自下而上共分九层,每层各有其名,各含不同的若干星宿或星官,印证了“天有九层”的古老传说。中国古代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捕捉到了这种关联,并将其反映在观天台的建设之中,效仿女娲,维持世间的秩序。

传统上来说,中国人把阴间看作是人世间在时间上的一种延迟存在,是阳间的一种投射般的存在,人世间则是天堂在地球时间上一种延迟的存在,是天堂的投射。因此,古人在建造天文台时,会搭建一个祭坛,用瓷器和青铜器来祭祀,通过检测天空中的微小现象来预测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图中的瓷器出土于祭坛的遗址,表面描绘着白点,代表着空中的特定星星。

祭坛遗址出土的陶罐
古代中国的星空图
  • 绘制于一世纪的星空图,包含二十八星宿和运行轨迹
2000年前中国星空图,南京博物院收藏

这张西汉时期木刻的星空图,描绘了约 2000 年前天体在空中的位置。

图中的天体包括太阳、月亮、彗星、银河系、28 个主要星宿,以及行星球和彗星的轨道。

  • 二世纪的日晷
东汉墓出土的中国最古老的石制日晷
  • 五世纪绘有300 颗星星的星空图

这是一幅从河南洛阳古墓中发现的星空图,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

这张图画在墓室的天花板上,描绘了银河系、300 多颗恒星与行星。

星星被涂成红色,并根据它们在天空中的亮度和位置标记成不同的形状,包括北斗,以及由仙后座、仙王座和天龙座的星星组成的紫微左垣,由天龙座、大熊座和鹿豹座的星星组成的紫微右垣,由室女座和后发座的星星组成的太微左垣,由室女座和狮子座的星星组成的太微右垣。

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刻在石碑上的 12 世纪天空图

此星空图出土于南宋 1190 年刻于一块 181.3×95.8 厘米的石碑。

该地图显示了银河系、主要恒星、行星和星座的位置,并附有注释。

苏州博物馆藏。

原文:https://www.viewofchina.com/ancient-chinese-cosm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