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在中国享有崇高地位的道教女神

中国最古老的神灵之一是西王母,她住在西部遥远的昆仑山丘,那里是天地相接的地方。在高云掩映的果园里,种植着一颗长满仙桃的参天大树,仙桃每三千年成熟一次。这颗大树是连接天地的宇宙中轴,是神灵和萨满穿梭的要道。

西王母掌握着宇宙的力量:时间、空间,以及至关重要的北斗七星。她拥有创造和毁灭的力量,掌管着生与死、疾病与疗愈,决定了一切众生的寿命。新的成长能量像云朵一样环绕着她。得到登仙者,均属西王母管辖。她决定了死亡和来世,并赋予求道者以神圣的领悟和不朽的生命。

这位女神的名字常被翻译为西王母。母的意思是母亲,王的意思是君主。不过,王母并不是皇家女性的尊称。它的意思是“祖母”,如《易经》第三十五卦描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古典辞书《尔雅》解释,王母是对女性祖先的尊称。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解释说,“加‘王’以示敬意”。另一种说法是,这是伟大的象征。保罗·戈尔丁指出,中国人常常使用王字,来“表示某种精神”和超凡的力量。他把女神的名字翻译为“西方的灵性之母”,这很有说服力。

有关西王母最早的记载,来自三千三百年前商朝的甲骨文“如果我们祭拜东母和西母,就会获得赞许”。铭文中把她与另一位女性配对,而不是中世纪时代的作家为她发明的男性伴侣 —— 这种东方女神之间的配对一直存在于民间传说中。苏珊娜·卡希尔,研究西王母的权威,把西王母视为古代象征着方向的母神之一,“母神”与日月相连,与天道相连。她指出,商代祭祀青铜器上广为出现的豹身形象,可能与西方的母神有关,西方与豹身的关联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

甲骨文之后的一年内时间内都没有出现有关女神的书面记录,直至约公元前三百年,《庄子:内篇》中出现了对她的描述,这段早期的道教文本把西王母描绘成一个得道的女人:

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在中国历史上,永恒和无限的品质仍然是女神的决定性特征。

山海经

另一个有关西王母的古老记载来自《山海经》。《山海经》的第二章,描述了“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一些学者将此解释为胜利之冠。大多数人认为那是女神浮雕中最早出现的胜冠:放置在头顶的水平带,两端是圆形或者喇叭形。

头戴胜的西王母 

胜通常解释为织机的象征。《帝王世纪》将胜跟女神掌握的纺织技术连结在一起。卡希尔提到,胜标志着西王母是宇宙的编织者,创造并且维护着宇宙。她也把胜的形状与古代对星座的描述联系起来 —— 由线连接成的圆圈 —— 与西王母所拥有的星际力量相对应。她“掌管生死和日月星辰”。传统的资料把胜的含义解释为“战胜”和“崇高”。

在汉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它被视为吉祥的征兆。人们在节日期间交换胜币作为礼物,尤其是在七夕(乞巧节),那天以女性的编织物为显著特征。七月七日的第七个时辰,西王母会降临人间。道家认为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夜晚,是“神圣会面和提升的完美之夜”,那是一年的中点,“神界和人界的触碰“,宇宙能量处于完美的平衡状态。

西王母坐于朝拜者、蟾蜍、青鸟、九尾狐、各种祭祀场景之中。 她的正下方可能是一块星际砺石。

《山海经》对于外型像老虎的西王母有着这样的描述: “司天之厉及五残” 。根据郭璞的注解,西王母掌管天灾和五种刑罚。她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能够制造瘟疫。反之,她也可以驱邪和治疗疾病。

《山海经》也提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啸声有可能是阿尔泰地区的呼麦唱法。俗话说:凤鸣虎啸。啸声的旋律可以传达比歌词更丰富的意义,还可以呼风唤雨,召请神灵。在《楚辞》当中,啸声是一种在招魂仪式当中会使用的声音(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山海经·海内北经》提到: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杯而东向立。一曰龟山。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为西王母取果子的三只青鸟是她的灵兽和信使。许多艺术和文学作品都有描绘这种生物。

这幅18世纪的木雕画像描绘了西王母”虎齿、戴胜杖”的原始形象。
她坐在山顶上,山旁有许多奇珍灵兽

山海经提到西王母坐在蛇巫山上。巫在中国代表女性萨满。巫这个字源于两个人绕着一根柱子跳舞。《楚辞》是中国古代巫教信仰的主要根源。根据《楚辞》的描述,昆仑山是连结天地的神柱。它高不见顶,深不见底。它也是修道之人用来穿梭世界的道路。 

西王母在《山海经》当中有许多萨满的特质。她在书中是母老虎的形象。对于中国的道士和亚洲地区的萨满来说,老虎是跟他们息息相关的动物。早在公元前2400年,印度河谷流域就有女性虎人以及女人跟老虎们跳舞的绘画。商朝早期的青铜器上描绘了一只用爪子抓住小孩的母老虎。她可能是部落的女性长老,或者是巫术的启蒙导师。一只巨大的方鼎上面描绘着老虎们扶着即将出世的小婴儿。许多商周时时期的礼器和面具上都有老虎形象的饕餮纹。

马修·雷米观察西王母的老虎形象之后表示:《山海经》十分有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出神状态的萨满。她的手杖可能就是中国道士用的法杖。卡希尔也有相同的结论。现代台湾的道士们也有类似的行头:凳子、法杖和道冠。这显示西王母也有属于萨满的面向。

《山海经》第十六卷-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皆群大灵之山〉有沃之国〈言其土饶沃也〉沃民是处沃之野鳯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西王母的山上有一个沃之国。沃之国的人民会吃凤凰的鸟蛋。人只要品尝到到这种甘露之后就可以实现所有的愿望。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昆仑山上有一种人面虎身的灵兽。她的身体和尾巴都是白色的。白色是西方的颜色,也是女神的颜色。) 大荒西经也提到: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西王母有老虎的尾巴和牙齿,而且住在山洞里,这座山上什么东西都有。)

司马相如在《大人赋》中写道: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皬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西王母住在洞穴里。白发女神有三足乌鸦侍奉,而且寿命长到不可思议。)《淮南子》提到: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西王母有长生不老药。她把仙药赐给后羿。后来嫦娥服用仙药之后飘到了月亮上,变成了一只蟾蜍/月亮女神) 《楚辞》也提到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许多艺术作品都有提到人们向她寻求仙丹。

昆仑山

相传昆仑山坐落在遥远的西方,附近还有充满流沙的沙漠。人们普遍认为它为于中亚的天山山脉,同时也是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不受时间影响,没有病痛或死亡。它充满了愉快和艺术的气息: 欢乐的音乐、舞蹈、诗歌和美食盛宴。

根据《十洲记》记载,昆仑代表高和危险。它的形状上宽下窄。它又叫做天门或三山。昆仑山在《山海经》当中叫做玉山。《庄子:内篇:大宗师》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少广代表西方诸天。根据《三教搜神大全》,西王母坐镇于九灵太妙龟山。昆仑山也叫做龙山。唐代人民认为西王母住在陕西省的华山上,因此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供奉西王母的道院。

这座圣山上居住着各种奇特生物和灵界使者。例如三足乌鸦、九尾狐、蟾蜍精、月兔、凤凰、麒麟、玉女和骑着白鹿的仙人。一个300年历史的卷轴写道:西王母在西大荒是幻兽们的亲人。”有虎豹作伴让我感到骄傲。我会与乌鸦和喜鹊共享住处。” 

中国诗人和艺术家们描绘西王母会骑乘凤凰、仙鹤或是五色龙。许多作品提到三只青鸟会把莓果或其他食物带到西王母的道观。当西王母下凡开示的时候,这三只青鸟会飞在她的前方。

玉女是西王母的侍从。她们能歌善舞,会演奏编钟、笛子、笙和玉磬。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当中描绘着一位手捧灵芝的玉女。韦应物在王母歌(玉女歌)当中写道: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

玉女在《楚辞》和汉代诗作当中都是穿着宽衣长袖的舞者形象。在一幅清代画作当中,一名女子在西王母的金殿上翩翩起舞,灵活摆动她的衣袖。

玉女们是西王母的使者,也是传授道家秘术的老师。她们负责在瑶池盛宴上端盘送菜,同时传授秘术给有幸与会的宾客。

玉女有时候会被当成跟其他女神同等的神祇。玉女在中土佛教当中是龙王的女儿,也是观音菩萨身旁的龙女

仙人们会旅行到昆仑山拜见西王母。西王母住在洞天福地当中。重庆有一位墓碑,上面写着”长生石室”。 

西王母与天同寿,执掌宇宙的天理循环。众仙在瑶池仙境当中感觉不到时间在流动。人间千年在仙境当中不过一瞬。一名宾客抬头,人间已过了亿万年。西王母还会赐予长生不老药,即便她接收死者,并管辖他们的领域。

镜子和坟墓

古代艺术品当中有许多描绘女神的物品:青铜器、壁画、漆器、陶器和石雕。许多的艺术品都属于陪葬品。西王母身穿长袖汉服,端坐在宝座上。乐浪郡汉代古墓出土过一只漆碗。上面描绘西王母头戴豹帽,坐在豹皮上。玉女随侍在侧。座位上还有一顶华盖。有些作品描绘她坐在凉亭或大厅。

西王母端坐在有梁柱的大厅,出自四川的大理石棺

山东省滕州市曾经出土过重要的考古发现:一块切开的的石头上描绘着西王母有女人的脸、豹的身体、尾巴、爪子、牙齿和胡须而且戴胜。信众们把供品放在她的左右两侧。石头上的铭文赞颂她为田王母。这个称号反映出西王母也掌管人间的收成。其他的史料也应证了这个传统。

在陕西省绥德县,戴胜的西王母收下人类和猫头鹰人的叶子供品。月兔在旁边用石臼捣磨长生不老药。四川省新繁镇出土过一个墓穴浮雕画。画的内容是描绘九尾狐、月兔、蟾蜍、三足乌鸦和人类出现在西王母身旁。陕西省的陪葬艺术品将西王母描绘成端坐在龙虎宝座的女神。龙虎成对出现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5000前的半坡遗址。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水坡遗址发现一个墓地的两侧分别有龙与虎坐镇。在人们开始使用太极之前,龙与虎分别象征阴与阳。

陕西省绥德县出土的墓穴浮雕

西王母在错综复杂的青铜神树上发号施令。这些神树对四川而言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神树的枝干象征凡间每座山脉在灵界的位阶。神树的陶瓷基底也描绘人们透过山洞攀登昆仑山。博山炉也描绘祥云缭绕的仙山、灵兽和仙人。

西王母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圆形青铜镜上。镜子背面采同心圆,另外搭配云雾和雷电的图样。她的身边会有龙与虎、准备长生不老药的月兔或是坐在东王公旁边,附带山和溪流的图样。有些镜子会分成3层,外加象征世界树的环形底座。柱子的顶端会有一只乌龟,用来象征西王母的九灵太妙龟山。

汉朝的民众会把镜子当作陪葬品,用来保佑死者和声者。镜子上面会铭刻象征长寿、富贵、多子多孙、化煞避邪和长生不老的文字。道士们在法事、禅修和传递讯息的时候也会用这种神秘的镜子。新莽-东汉早期「仙人不老」博局镜有一首跟西王母相关的铭文:

尚方作竟(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非回(徘徊)名山采芝草,渴饮玉泉饥食枣。寿而(同)金石〔天之保〕。

西王母相关的民间运动

根据《汉书》和其他古代史料记载:一般老百姓认为西王母会在严重旱灾或乱世当中救渡众生。公元前3年,西王母信仰引起了一波大规模的民间运动-行西王母诏筹事件。哀帝建平四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关东百姓离乡逃难,逃难的过程中以稻杆当作西王母筹,作为西王母的香火,求取庇佑。 

难民们往西经过26个郡国,最后抵达洛阳。许多人是赤脚而且披头散发(模仿西王母的原始形象)。人们大叫、击鼓,拿着火把爬上屋顶。有些人跨过路障,趁夜爬上城墙。有些人驾着马车狂奔,就为了传递西王母的旨意。人们聚集在村庄巷弄和田野献上供品。民众载歌载舞,祭祀西王母。

译注:原文出自《汉书》卷27:哀帝建平四年正月,民惊走,持稾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诏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被发徒践,或夜折关,或逾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驿传行,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

民众分发据说可以防止疾病和死亡的护身符。有些人玩起跟神仙有关的赌博游戏。到处都是火把、鼓声和人们的喧嚣声。农耕和让常事物都被迫中断。这场西王母祭祀活动惊动稻仕绅阶级。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史学家(杜邺)对这个活动给了负面的评价-阴,水类也。水以东流为顺走,而西行,反类逆上。象数度放溢,妄以相予,违忤民心之应也。(西王母是女性。女性和农民属阴。中国的主要河川都是东行。人民西行是逆流,象征造反。)

杜邺提到有女孩持弓闯入后宫。他将白头发的西王母比作把持朝政的傅太后,并且指控老妇人是朝政衰败的原因:白发,衰年之象,体尊性弱,难理易乱。他撰文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太后在朝廷内部的势力。

西汉末年,人心思变。《太平经》 也在鼓吹太平气和大德之君即将来临。百姓在寻求伟大的母性女神,当作他们希望的寄托。行西王母诏筹不到一年就平息,但是西汉过不久也灭亡了。

对于西王母的崇高信仰打破了社会阶级的藩篱。就连帝王将相也成了西王母的信徒。东汉的皇帝们开始建道观供奉西王母。.不过宫廷的祭祀流程跟民间不同,在宗教方面的诠释也出现争端。可惜的是,受儒家思想薰陶的《汉书》只有提到民间西王母信仰,并且给予了负面的评价。当时的知识份子并不重视民间信仰,所以也不会在史书中留下太多纪录。崇拜圣山、河流以及知名女神的信仰被刻意忽略了。

西王母信仰在父系社会的改变

西王母的形象从汉代以后有好几次重要的改变。许多作家试图减少她充满野性的萨满特质,并且添加更多人的形象。她的外型不再披头散发,而且没有了老虎的特征。人们为她穿上贵族妇女的长袍、戴上镶珠宝的头饰,而且还加上了其他宫廷元素。她的神话故事也随着道教兴起而有所改变。她在《无上秘要》(中国最早的道教百科全书)当中是最高位阶的女神。后来有些作者开始把她放到主要男神以下的位阶,变成要向玉皇大帝献礼,或者在老子的天庭工作的女神。他们把她和新创的新王、天帝和一整个仙班放在一起。

东汉时期出土的摇钱树描绘西王母坐在树冠上,佛陀端坐在树根打坐。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好几幅敦煌壁画描绘西王母飞越天庭来拜见佛陀。(当时的百姓认为佛即神仙。佛教和道教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尽管文化风气变迁,西王母的地位依然历久不衰。

西王母在唐朝的时候备受尊崇。道教上清派是当时官方认定的宗派,而上清派尊西王母为最高神。皇室成员兴建许多供奉西王母的私人道观。她的胜被改成九星冠。诗人们尊称她为”圣母”。有些人会亲切的称呼她为”祖母”。”不过有些知识分子将西王母描绘成凡人的形像-她会跟凡人相爱,思慕爱人到恍神。当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感到惆怅。

有些人把西王母描绘成年轻而且不检点的女神。更有什者,有些厌女主义者甚至贬低女神。《玉房秘诀》提到: 西王母是养阴得道之者也…王母无夫,好与童男交。不过民间习俗的活力胜过了这些修正主义者的贬抑,而且有一个重要的例外。

中国有许多跟女性虎人的相关的民间故事。例如:秋老虎、虎姑婆。她们保留许多萨满的特质。但是她们在现今的故事当中都被污名化,而且都会在故事结局被杀。老妇人和原住民在这些故事当中被贴上负面的标签。不过老虎、秋天和老妇人最早都跟西王母有关,而且原本都有神圣的意涵。 

汉朝的权贵阶级为西王母发明了一位丈夫:东王公。汉代的神话文学当中并不存在东王公。(汉代有主掌泰山的东岳大帝,但是祂从来就不是跟西王母成双成对)。在汉代墓室里面,东面的壁画会描绘东王公,西面的壁画会描绘西王母。这不光是为了画面上的平衡,同样也是人们希望东王公可以管教西王母。

中国民间并不喜欢硬要把西王母跟东王公凑成夫妻的做法。商朝的甲骨文提到东王母和西王母。2000年后,民间信仰依然习惯东西方女神的组合-通常是东方的妈祖搭配西方的西王母。妈祖的天宫位于蓬莱仙山,和西王母的昆仑山相呼应。

碧霞元君是另一位会跟西王母配对的东方女神。她是东岳大帝的女儿。泰山山顶有一座供奉碧霞元君的道观。(碧霞元君祠祖庭)她掌管出生,而西王母掌管死亡和长生不老。大诗人李白在《游泰山六首》其六当中提到朝圣的香客在登泰山的时候会引用泰山的王母池: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道家的神秘思想 

西王母从很久以前就有好几种象征元素:老虎、金属、秋天和白色。这些元素跟中国的四方和五行观念有关。这些观念也是中医、紫微斗数和风水的基础。 

西王母又叫做金母元君。她源自太阴之元气。太阴也象征中医的肺经、秋天、死亡和悲伤。她掌管冥界,同时也掌管精气和福气. 陕西永乐宫的壁画《朝元图》描绘西王母头戴凤冠,冠前嵌“三三”坤卦。

《老子中经》记载: 王母在右目… 在人右目之中,姓太阴,名玄光“ (在人的右眼当中,她的尊号叫做太阴玄光玉女)。《老子中经》当中也记载如何召请神仙帮助人们打通经络,修真求道。

道家认为人体是一个小乾坤,对应的是天与地的大乾坤。这两个宇宙都跟女神息息相关。昆仑倒立于气海穴。肚脐是中空的山巅,也是通往气海的管道。气海是人体的下丹田,也是性命之根本。

根据公元500年左右的上清派典籍记载:西王母统驭九重昆仑和北斗。《道藏三洞经》云:西王母下治昆仑,上治北斗。玉衡位于北斗七星的手把。《水经注·河水一》:“玉衡常理,顺九天而调阴阳。 

道家经典经常将西王母跟九重境、九山、九柱或九层玉宫连在一起。她掌管九灵,号九光玄女。

公元500年左右,陶弘景把道教神祇整理出一套位阶体系。他在《真灵位业图》把西王母列为地位最高的女神,并且尊称她为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杜甫在〈秋兴〉诗八首之四写道: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圣贤之师 

道家认为西王母是修真求道之人的导师,也是许多道家秘术科仪的始祖。她掌握内丹功法(打坐、吐纳、体操、炼丹)的秘诀。许多书籍记载上古时代的皇帝-舜和禹都曾经求教过西王母。她指派九天玄女和素女教导黄帝。不同时代的道家经典都提到西王母收藏了大量的道家经典,而且在昆仑山上有一座收藏道家宝典的书库。 

根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出行到昆仑山找西王母。许多古代经典记载两人在瑶池见面。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获准晋见西王母。根据《博物志》记载: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旁。时设九微灯。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着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

根据《汉武帝内传》记载: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带灵飞大绶,腰分头之剑。头上大华结,戴太真晨婴之冠。西王母在文章当中向汉武帝详细解说修真成道的方法。

文学作品把重点放在描绘西王母和帝王们的会面。民间则普遍相信西王母是妇女的守护神。当一户人家生女儿的时候,一家人会前去祭拜西王母。当女儿出嫁的时候,西王母也会保佑新娘平安。古代女子在15岁行及笄之礼的时候也会祭拜西王母。古人认为西王母会特别照顾脱离父权家庭生活的女子。例如:演员、舞者、娼妓、尼姑或道姑。

虽然历史上有名的男性道长远超过道姑,女性在道家体系当中不乏有人当上点化师傅和祭酒道士。在任何”主流”宗教当中,女性都会担任进阶考核的老师。许多宗教都有修道之人必须接受异性导师点化的传统。如果修行人想晋升道最高的位阶,就必须接受男性导师和女性导师的同时点化。

许多文献记载西王母指派仙女和女神到凡间指导人类男性。《真诰》列举了一套完整的女性神仙谱系。西王母位列所有女神之首,底下还有无数女性神仙。东晋道士杨羲自称得到紫虚元君-魏华存真传。上清派认为魏华存传授杨羲上清众经31卷,而这些经书则是受到西王母的启发。上清派也认为玄女和素女曾经下凡指点过黄帝。

七夕

历经千百年的演变之后,七夕已经变成了跟西王母无关,而是以织女为主角的节日。每年七夕的夜晚是织女唯一可以跟牛郎相见的时光。根据古代神话,天上众神下令将这对情侣分开。有些版本甚至说这是西王母下的命令。由于织女待忽职守,不思纺织,西王母一怒之下命令她返回天庭。当牛郎追上去的时候,西王母忽然拔下头上的发簪,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将这对夫妇分开。(牛郎星位于天鹰座。织女星位于天琴座。)后来,西王母派1万只喜鹊搭乘一座桥梁,帮助他们俩人团圆。所以七夕有时候又叫做喜鹊节。 

宁夏固原曾经出土过一座古墓。在古墓的壁画上, 西王母和东王公才是被银河分开的神仙,而不是牛郎织女。这代表这则故事有一定程度的出入。

在其他的版本当中,织女是负责纺织天上云彩的仙女。牛郎趁织女和另外六名姐妹沐浴洗澡的时候吓唬她们,然后趁乱偷走了她(或者她们)的衣服。织女因此被迫嫁给牛郎。这个举动触怒了西王母,于是西王母下令把织女带回天庭。 

道家已经鲜少提及西王母戴胜,而人们已经淡忘纺织和西王母的关连。如今织女才是主掌针线女红、种桑养蚕的神仙。

这个故事的主题在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版本。喜鹊是西王母的圣鸟。宁夏固原古墓的陪葬画描绘银河将西王母和东王公分开。民间在传统上相信西王母统驭北斗七星,但是根据白云观的文物显示:北斗七星是由牛郎掌管。

西王母持蟠桃的现代神像

七夕象征时节开始进入秋天。民众要开始准备中元普渡。女性要开始缝制冬衣。女性会在七夕当天用草药汁洗头(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摆上瓜果类的供品,并且在月光底下” 穿针乞巧”。

在珠江三角洲,七夕是非常受到单身女性欢迎的节日。过去这个区域的女性普遍晚婚,守寡妇人也特别多。七夕在当地叫七姐妹节,而且不是以情侣为主的节日。在当地的七夕故事当中,织女的姊妹们对织女结婚的事情感到十分愤怒,于是她们只允许织女一年当中只能有一天跨过银河,跟丈夫团聚。女性会在当天向七姐妹们展现针线女红和精巧的手工的艺。当天供桌上的蜡烛、香案、鲜花素果、衣服、鞋子和家具都是7的倍数。当地民众在庆典结束的时候会办桌宴客,祈求愿望实现。

明朝晚年,佛道混合。混合西王母和观音菩萨特质的女神也随之出现。她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渡化众生的无生老母。

明代女道士-昙阳子从小就十分信奉观音菩萨和净土宗。她的俗名叫王焘贞。她经常禅修打坐,抗拒婚姻。父母亲帮她谈好一门婚事,未婚夫却在三个月后突然过世。当时年仅17岁的王焘贞选择终身守贞。她经常看到幻象, 有一天,忽觉”慧眼顿开”,感觉到自已是昙鸾菩萨化身,遂取法名为”昙阳”。她开悟之后开始辟谷、禁欲和修仙。据说昙阳子在19岁的时候升仙,到昆仑山拜见西王母之后名列仙班。但史书记载她在22岁去世。她的佛家和道家思想多少有相互矛盾的地方。道家并不排斥性行为,而且道家认为的长生不老不仅是精神不朽,还包括肉体的永生。

西王母是刺绣当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常见的场景是西王母乘着凤凰登上山顶的花园。玉女们齐聚一堂,恭迎西王母回銮。瑶池旁边种满了结实累累蟠桃树。

原文:https://www.suppressedhistories.net/goddess/xiwangmu.html

译文:https://www.golden-ages.org/2021/09/18/20210918/